入木三分是一個成語典故,說的是東晉書大書法家王羲之寫書法時墨汁浸入木頭三分厚的故事。意思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,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、透徹。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吧!
出自唐朝·張懷瓘《書斷·王羲之》
晉王羲之,字逸少,曠子也。七歲善書,十二見前代《筆說》其父枕中, 竊而讀之。父曰:“爾何來竊吾所秘?”羲之笑而不答。母曰:“爾看用筆法?!?父見其小,恐不能秘之。語羲之曰:“待爾成人,吾授也。”羲之拜請:“今而用之。使待成人,恐蔽兒之幼令也。”父喜,遂與之。不盈期( jī ) 月,書便大進(jìn)。
衛(wèi)夫人見,語太常王策曰:“此兒必見用筆訣,近見其書,便有老成之智?!碧榱髟唬骸按俗颖乇挝崦?!”
晉帝時祭北郊,更祝版,工人削之,筆入木三分。
三十三書《蘭亭序》。三十七書《黃庭經(jīng)》。 書訖,空中有語:“卿書感我,而況人乎!吾是天臺丈人?!弊匝哉鎰夔婔?。羲之書多不一體。
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,字號逸少,是東晉書法家王曠的兒子。七歲就擅長書法,十二歲看見在他父親枕下的前代的《筆說》,他偷來讀。父親說:“你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東西?”王羲之卻笑著不回答,母親問:“你看的是用筆法嗎?”父親看他年紀(jì)還小,擔(dān)心他不能守住秘密,告訴王羲之說:“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教你書法?!蓖豸酥蛄讼聛碚f:“就讓孩兒看看這書吧,長大再看就耽誤了孩兒幼年的美好才華與發(fā)展了。"父親很高興,于是立刻就把書給了他。還不到一個月時間,王羲之的法就有了很大進(jìn)步。
衛(wèi)夫人知道后,告訴太常王策說:“這孩子一定看過用筆訣竅,最近看見他的書法,就已老成大器?!绷髦蹨I說:“這孩子將來名聲一定超過我?!?/p>
東晉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,讓王羲之把祭文寫在木制祝板上,再派人雕刻??陶甙涯绢^剔去一層又一層,發(fā)現(xiàn)王羲之的墨跡竟?jié)B進(jìn)木板深處,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見白底!刻者驚嘆其筆力雄勁:“竟入木三分!”后“入木三分”成為成語,比喻書法功力好或分析問題透徹。
王羲之三十三歲寫了《蘭亭序》,三十七歲寫了《黃庭經(jīng)》,寫完后,空中有人語說:“卿的書法都感動我,而況世人呢?我是天臺丈人”。天臺丈人稱王羲之的楷書勝過了鐘繇。(本句意或為“王羲之自認(rèn)為自己的楷書勝過了鐘繇”)王羲之的書法多數(shù)不是一種字體。
王羲之(303—361,一說321—379),字逸少,東晉時期書法家,有“書圣”之稱?,樼鹋R沂(今山東臨沂)人,南渡后居會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),晚年隱居剡縣金庭。
歷任秘書郞、寧遠(yuǎn)將軍、江州刺史,后為會稽內(nèi)史,領(lǐng)右將軍。其書法兼善隸、草、楷、行各體,精研體勢,心摹手追,廣采眾長,備精諸體,冶于一爐,擺脫了漢魏筆風(fēng),自成一家,影響深遠(yuǎn)。風(fēng)格平和自然,筆勢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李志敏評價:“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(xiàn)以老莊哲學(xué)為基礎(chǔ)的簡淡玄遠(yuǎn),又表現(xiàn)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(chǔ)的沖和?!贝碜鳌短m亭序》被譽(yù)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。在書法史上,他與其子王獻(xiàn)之合稱為“二王”。
“入木三分”這個成語的主要是用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,現(xiàn)在也經(jīng)常用來比喻對文章事物見解很深刻、透徹。這個成語最早出自《書斷·王羲之》:“晉帝...
入木三分原本是用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的,現(xiàn)在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、透徹。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接下來分享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供參考。
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,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之一。本文中,小編整理了相關(guān)知識點(diǎn),歡迎大家閱讀。
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,木工刻時,發(fā)現(xiàn)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入木三分現(xiàn)在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。
入木三分是用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,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、透徹。出自張懷瓘的《書斷·王羲之》。
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東晉時期書法家,有“書圣”之稱。瑯琊臨沂(今山東臨沂)人,南渡后居會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),晚年隱居剡縣金庭。
入木三分原本是用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的,現(xiàn)在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、透徹。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接下來分享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供參考。
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相傳晉時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,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。接下來分享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全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