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太丘與友期行文言文及翻譯:原文: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。過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元方時年七歲,門外戲。譯文: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,約定的時間在正午,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,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,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。元方當時年齡七歲,在門外玩耍。
背誦賞析注釋譯文
陳太丘與友期行
劉義慶〔南北朝〕
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。過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元方時年七歲,門外戲。客問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友人便怒曰:“非人哉!與人期行,相委而去?!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則是無信;對子罵父,則是無禮。”友人慚,下車引之。元方入門不顧。
譯文
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,約定的時間在正午,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,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,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。元方當時年齡七歲,在門外玩耍。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:“你的父親在嗎?”元方回答道:“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,已經(jīng)離開了?!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:“真不是君子??!和別人相約同行,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?!痹秸f:“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,正午您沒到,就是不講信用;對著孩子罵父親,就是沒有禮貌?!迸笥迅械綉M愧,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,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。
注釋
元方:即陳紀,字元方,陳寔的長子。
陳太丘:陳寔(shí),字仲弓,東漢潁川許(現(xiàn)在河南許昌)人,做過太丘縣令。
太丘:古地名。
期行:相約同行。期,約定。
期日中:約定的時間是正午。日中,正午時分。
過中:過了正午。
舍去:不再等候就走了。去,離開。
舍:舍棄,拋棄。
乃至:(友人)才到。乃,才。
戲:嬉戲。
尊君在不(fǒu):你父親在嗎?尊君,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。不,通“否”
君:對對方的一種尊稱。
家君:謙詞,對人稱自己的父親。
引:拉,要和元方握手
信:誠信,講信用。
時年:當時的年齡。
非:不是。
相委而去:丟下我走了。相:表示動作偏指一方。委:拋棄,舍棄。
已去:已經(jīng)離開。
曰:說。
則:就是。
顧:回頭看。
慚:感到慚愧。
古今異義詞
1.去古意:離開;今意:往、到。
2.委古意:丟下、舍棄;今意:委屈、委托。
3.顧古意:回頭看;今意:照顧
《陳太丘與友期》的作者是劉義慶。
字季伯,彭城(今江蘇省徐州市)人,南朝宋宗室、文學家。宋武帝劉裕之侄,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,其叔父臨川王劉道規(guī)無子,即以劉義慶為嗣,襲封南郡公。
永初元年(420年)封臨川王,征為侍中。文帝元嘉時,歷仕秘書監(jiān)、丹陽尹、尚書左仆射、中書令、荊州刺史等。著有《后漢書》《徐州先賢傳》《江左名士傳》《世說新語》。
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,聰明過人,愛好文學。在諸王中頗為出色,十分得到看重。13歲時,受封為南郡公,后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(guī),襲封臨川王,深得宋武帝、宋文帝的信任,備受禮遇。歷任左仆射、江州刺史。
《陳太丘與友期》全文僅有103個字,卻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(關于守信與不守信的一場辯論),刻畫了三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,說明了為人處世,應該講禮守信的道理。如此有限的文字,卻包含了這樣豐富的內(nèi)容,真可謂言簡意賅了。如果不是在語言的精煉上造詣高深,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。
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體現(xiàn)了孟子的仁義道德思想。該句話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,其意思是:在富貴時,能使自己節(jié)制而不揮霍;在貧...
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譯:原文:初,鄭武公娶于申,曰武姜。生莊公及共叔段。莊公寤生,驚姜氏,故名曰“寤生”,遂惡之。愛共叔段,欲立之,亟請于武...
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:專擅,獨斷專行,專權?!稄V韻》輒,專輒也。立即,就。宋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飲少輒醉。總是,每次。明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:每...
薛譚學謳文言文:薛譚學謳于秦青,未窮青之技,自謂盡之,遂辭歸。秦青弗止,餞于郊衢,撫節(jié)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云。薛譚乃謝,求反,終身不敢言歸...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及翻譯:蘊含的道理: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,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長輩;愛護自己的孩子,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孩童,尊老愛...
答司馬諫議書原文:某啟:昨日蒙教,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,而議事每不合,所操之術多異故也。雖欲強聒,終必不蒙見察,故略上報,不復一一自辨...
與顧章書原文:仆去月謝病,還覓薜蘿。梅溪之西,有石門山者,森壁爭霞,孤峰限日;幽岫含云,深溪蓄翠;蟬吟鶴唳,水響猿啼,英英相雜,綿綿成韻。既...
斷齏畫粥原文:范仲淹少貧,讀書長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經(jīng)宿遂凝,以刀畫為四塊,早晚取兩塊,斷齏數(shù)十莖啖之。斷齏畫粥翻譯:范仲淹小時家貧,只好住...